叶小钢教授荣获2022年度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杰出科研奖”
11月21日,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第二届科研奖颁奖典礼在大学行政楼W201会议室隆重举行。经大学科研奖评选委员会决议,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授予七位教授2022年度“杰出科研奖”和“青年科研奖”,本次获奖名单经学院推荐、委员会评审、投票等环节决出。“杰出科研奖”旨在表彰取得了突出科研成果的教师,每年评选不超过两人,我院院长叶小钢教授荣获2022年度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杰出科研奖”。
从左到右依次为:协理副校长李学金教授,“杰出科研奖”得主黄建伟教授、我院院长叶小钢教授,副校长罗智泉教授
在音乐艺术探索和钻研的道路上,对于院长叶小钢教授来说,多年以来他一直是以开拓者、奋斗者、践行者、创造者的姿态,潜心孤诣、极深研几、笃行致远、妙笔生花,把中国传统的古典音乐和西方古典音乐及近现代音乐技术相结合、浑然天成、匠心独具、自成一派。他特立独行的驰骋于东西方文化之中,让传统与现代在作品中交汇,让人与自然在音符里共融,在世界音乐艺术领域,他执着于用音乐讲述中国,通过音乐与世界交流。
叶小钢教授
颁奖典礼现场
叶小钢教授在音乐创作中充分汲取中国画的立意高远、气韵生动,作品中讲究“意境”、注重“留白”的精髓,与他合作过的著名指挥家、演奏家、歌唱家们都高度称赞,他给艺术家的二度创作做了必要的“留白”,使作品表达更具有“中国故事”和中国国画的神韵。自2013年在美国林肯中心举办首场“叶小钢 中国故事”系列音乐会开始,叶小钢陆续在国内外举办了多场不同时期创作、不同主题作品的“中国故事”音乐会。旧作创新呈现,新作层出不穷,从人生启程的地平线上,到国际都市的多元纷繁;从奥运盛典的灿烂星光,到雪域高原的灵山秀水;从桃红柳绿的烟雨江南,到人杰地灵的巴蜀之地;从唐诗宋词的文学经典,到历史长河的英雄豪杰。叶小钢教授用作品,向我们描绘了他眼中的婆娑世界,同时由于对音乐艺术的杰出贡献,他在国际、国内屡获殊荣:其中包括“五个一工程”奖、 “文华奖”、“中国音乐金钟奖”、2012年《喜马拉雅之光》荣获美国古根海姆作曲大奖、2013年获得“中华艺文奖”、2023年荣获美国伊斯曼音乐学院“伊斯曼百年纪念奖”、2023年1月荣获博客天下2022年度人物之首、《叶小钢临安七部·西藏之光·天津组曲》获评音乐周报2022年度十大唱片之首。2022年,叶院长在国外著名唱片公司发行了5张唱片,在国内外音乐出版社合作出版的7本总谱,文学著作《素手烹茶》荣获中国出版集团文艺类“十大好书”之一,在国内外开了多场作品音乐会,创作了多部交响乐及室内乐作品,本次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杰出科研奖”注重学术成果在国内外专业领域的成就及影响力,叶院长此次获奖可谓实至名归。
叶小钢教授作品
另一方面,自2021年音乐学院建院以来,为让学院尽快地进入角色,叶院长率领大家在音乐创作、学术研究、科研、教学以及独具特色的教学法上努力精进与刻苦奋斗,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对音乐家而言,在音乐学院,创作与表演是最大的科研,创作与表演在社会发展过程中起到的人文作用是这类研究科研的最重要的成果转化。大学是国家智库,是社会良心,办学兴教就是致良知、探索真理的过程。在音乐创作中坚持准确的立场,认清文化发展的趋势,在艺术上精益求精与创新,把创作与社会实践结合好,坚守思想与意识形态领域的底线,争取学术前沿与雅俗共赏并列,是我们今天社会艺术创作的最大挑战。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理工学院院长唐本忠教授(左)与院长叶小钢教授(右)
此次获评2022年度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杰出科研奖”,是大学对叶小钢院长在音乐学院建院两年来各项工作的最大肯定,既是过去对他在领导学院建设方面做出贡献的嘉奖与褒扬,更是未来对他在学院发展中所起核心引领作用的希冀和期待。
颁奖典礼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