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作曲理论学部第十一期沙龙音乐会《南风》与第十二期沙龙音乐会《微明之歌》顺利举行
近日,我院作曲理论学部第十一期沙龙音乐会《Southern Mood 南风》与第十二期沙龙音乐会《Faint Light 微明之歌》在学院教学楼364会堂顺利举行。沙龙音乐会系列由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音乐学院主办,港中大(深圳)道扬书院协办,我院院长叶小钢教授任艺术总监,每期以不同的主题,与大家一同畅游多彩的现当代音乐海洋。
3月23日,第十一期沙龙音乐会《Southern Mood 南风》的特邀演奏家是来自泰国的小提琴家撒克西帕·斯里苏松(Saksilpa Srisukson)和中提琴演奏家他帕拿·基亚特帕布吉(Tapanatt Kiatpaibulkit)。长笛演奏家林笑语、我院教师爱德华多·图比尔(Edoardo Turbil)、张越、罗旭亦参加演奏。两位泰国演奏家为听众们带来了四首作品:泰国作曲家他那坎·萧菲尔德(Thanakarn Schofield)的《心业》(Cetasika)、泰国作曲家皮亚瓦·路易拉普拉瑟(Piyawat Louilarpprasert)的《双击短跑》(Double Shuttering Sprinters)、威尔士作曲家安瑟姆·麦克唐纳(Anselm McDonnell)的《约翰·帕顿之苦》(The Anguish of John Paton)以及我院助理教授金卓晟的《花犯 II》(not here... not there... somewhere... II)。其中,在北美和欧洲当代音乐圈内已有一定知名度的萧菲尔德和路易拉普拉瑟的作品是第一次在深圳上演,为听众了解泰国新生代作曲家的音乐打开一扇窗口。两位作曲家的作品立意各异,但其对律动与乐器音效的巧妙结合有异曲同工之妙。相比音高,两位作曲家似乎更在意音响作为一种声效的力量;继而,通过对这种力量的构建与推动,产生感官上的美和冲击力。
小提琴家撒克西帕·斯里苏松(Saksilpa Srisukson,左)和中提琴演奏家他帕拿·基亚特帕布吉(Tapanatt Kiatpaibulkit,右)
除了斯里苏松与基亚特帕布吉带来的四首作品外,我院教师爱德华多·图比尔为大家演奏了两首土耳其钢琴家、作曲家法齐尔·萨伊(Fazıl Say)的作品《黑土》(Black Earth)和《博德鲁姆》(Bodrum)。两首结合了民间音乐与爵士风格的作品为音乐会增添了别样的色彩。我院另一位教师张越带来了普罗科菲耶夫的《d小调托卡塔》(Toccata in D minor)与院长叶小钢教授的《纳木错》。作为近年来最重要的中国钢琴音乐作品之一,《纳木错》问世后即频繁上演。张越博士的演奏抒情中带着笃定,沉稳中蕴含感情,是这首作品众多诠释中的优秀版本。
我院教师爱德华多·图比尔(Edoardo Turbil)
我院教师张越
音乐会最后,林笑语与我院教师罗旭共同为大家带来了学院作曲理论学部教授高平的长笛与钢琴作品《十二小时之桥》。在作品中,高平教授意图创造一座意象中的桥,抹去时差,让时空在此交融。两位演奏家对作品的精彩呈现为本场音乐会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林笑语(右)与我院教师罗旭(左)
演奏结束后的演后谈期间,一位听众提出了很有意思的问提,他指着舞台中央的一地塑料泡沫问作曲家、我院助理教授金卓晟:“在您和皮亚瓦(路易拉普拉瑟)的小提琴与中提琴二重作品中,两把弦乐发出了很神奇的声音。我注意到你们二位把一些生活用件,如各类夹子、回形针、塑料泡沫等安置在琴弦上。我想问两个问题。第一,类似这样的,有时让我感觉‘奇怪’的声音,它们的意义是什么?第二,演奏过程中,塑料泡沫因琴弦的震动而弹落到地上,这样的场景我第一次在舞台上见到;请问在正规的演奏中,它是否合适?”金卓晟教授回答到:“20世纪后,作曲家就一直在尝试为每一种乐器寻找新的可能性,包括演奏技术及之前未被发现的声音。所有这些,我们统称为extended techniques,拓展技巧。在我与皮亚瓦的作品中,将生活用件置于弦上是为了产生特定的声效。每件物件本身之于作品是无特指涵义的,但通过它与琴弦的接触所产生的声音是有象征性的意义的。这首作品想要探讨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每一个声音的音色(timbre)和发声方式(articulation)都代表了各中人际关系中的一种。至于什么是合适,什么不合适,事实上,除了法律、道德等可以界定的、相对一目了然的事情外,我们对世上绝大多数的发生和存在是缺少主见的。我们对一件事物的‘好与坏’‘高与下’‘合适与不合适’等看法,往往来自一种约定俗成的偏见。比如,也许我们自然而然地会觉得舞台落泡沫是‘不好’的,也因此连带着觉得会产生这种结果的演奏法或演奏方式也是‘不好’的。可我们想过没有,生活中形形色色的、类似这样的想法究竟是从哪里来的?我们是否问过自己,为什么我们会‘天然地’觉得一些东西是‘不好’的?它们真的是我们自己的想法,亦或只是我们所受到的外界的影响?1785年,莫扎特发表了著名的六首《海顿四重奏》(Haydn Quartets),四年后的1789年,意大利作曲家Giuseppe Sarti在杂志上斥责这组作品充斥着‘不和谐、野蛮、可恶和悲惨(dissonant, barbarous, execrable, and miserable)’。这些话在今天看来纯属无稽之谈,但在当时却显得很有分量。Sarti也不是无名之辈,直到今天,他都被认为是18世纪后半页重要的意大利歌剧作曲家之一。从这个例子中足以看出音乐发展的不易。无论是音乐还是其它艺术门类,在尝试接受或拒绝之前,要先去接触和了解。左右我们选择、我们每个人价值观的,是我们自己。只有我们敞开心扉去探索未知,学会独立思考,我们才有机会感知到一个真实的世界,继而拥抱未来。”
演后谈
演后谈持续了近一个小时。期间,两位泰国演奏家也详细地向大家介绍了当天演奏的作品。夜幕渐深,参演人员与现场观众依依不舍地拍摄合影,互道晚安,本场沙龙音乐会圆满结束。
第十一期沙龙音乐会合影
4月11日,第十二期沙龙音乐会《Faint Light 微明之歌》邀请萨克斯演奏家张鼎、中提琴演奏家彭奥和钢琴家李思远作为特邀嘉宾,为大家带来了韩闻赫的《娑罗双树下》、保罗·欣德米特的《中提琴与钢琴奏鸣曲》、金卓晟的《乐园》和克里斯托弗·彭德雷茨基的《华彩》(Cadenza)四首作品。同时,我院单簧管专业方向研究生张家宁与学院青年教师张琛合作,世界首演了韩国作曲家李榕祐的《钟摆》(pendulum);青年大提琴演奏家彭忱雁与我院青年教师赵洺合作,世界首演了在我院任教的美国作曲家保罗·布里托(Paulo Brito)的《Chorae, arcadas》;我院助理教授(教学)何枢聪与王超老师合作,演奏了我院作曲理论学部高平教授的《寒夜》。
特邀嘉宾萨克斯演奏家张鼎(右)、中提琴演奏家彭奥(左)和钢琴家李思远(中)
青年大提琴演奏家彭忱雁(右)与我院教师赵洺(左)
几首作品风格各异——《娑罗双树下》灵动大气;《乐园》表现主义式的音响线条此起彼伏;《Chorae, arcadas》从佩萨尼亚(Camilo Pessanha)的诗作中汲取灵感,体现了东西方文化的无缝交融;而《寒夜》则展现了作曲家细腻的氛围掌控,徐徐堆积的情绪不是通向爆发,而是隐于无形。
我院助理教授(教学)何枢聪(左)与王超老师(右)
《钟摆》是我院研究生张家宁委约韩国作曲家李榕祐创作的作品,前段激烈快速,后端平和静谧,忠实记录了两位皆立于人生十字路口,面临前途之重要选择的年轻人的心态和底气。音乐会的压轴之作《华彩》,其标题一语双关,既是一个音乐词汇,也诗意地指代了玻利维亚的民族革命——彭德雷茨基以此为灵感,创作了这首作品。虽是为中提琴独奏而作,但立意恢宏,磅礴大气,技术艰深。彭奥的演奏技巧从容,处理得当,激情澎湃却不失优雅,极具戏剧张力和说服力,获得现场观众持久、热烈的掌声。
我院研究生张家宁(左)与学院教师张琛(右)
中提琴演奏家彭奥
音乐会后的演后谈中,有观众问演奏家们,如何与作曲家合作?张鼎回答,“首先要明白作曲家的立意;每部作品表达的东西不一样,每位作曲家的性格、背景、创作理念亦不一样,要对此有基本的了解才能开始作品的学习——在这点上,现代音乐和古典音乐是一样的。同时,演奏家也保留基本的诠释权利,在合理范畴内,对作品进行适当的演奏上的处理。”另有考学的同学问,怎样在枯燥的学习过程中学会不放弃?演奏家老师们回答到,要相信学习音乐是一件自己可以做好的、有意义的事情,在学习过程中,尝试理解每首作品的内涵,寻找其中的乐趣。一个人觉得一件事情有意思才会坚持,要首先把学习音乐看作一件有意思的事情。
演后谈现场
演后谈在愉快而热烈的气氛中结束。由于考试周即将到来,2023-2024年度第二学期的沙龙音乐会也暂告一段落。沙龙音乐会系列策划人金卓晟教授邀请大家于今年九月再次回到港中大(深圳)音乐学院,继续参与接下来的沙龙音乐会,一同感受更多精彩纷呈的现当代音乐。
第十二期沙龙音乐会合影
Remember, there is no guarantee, but there is always hope.
(摄影:陈冀川 音乐学院2022级本科生、何卓妍 音乐学院2023级本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