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女性音乐家视角,我院指挥学部首场Women in Music研讨会圆满举办
4月13日,我院指挥学部成功举办了首次Women in Music研讨会,活动为期一天。本次研讨会包括专题讲座,与观众互动的圆桌讨论以及指挥专业大师班。与以往的讲座和大师班不同,此次研讨会的各个环节旨在通过沟通和讨论,让嘉宾和观众共同探索历史上和音乐行业中女性音乐家所展现的独特光辉。
活动合影
4月13日上午,本次活动特邀嘉宾,中国音乐学院指挥系教授范妮为大家带来了一场专题讲座。她重点介绍了从中国到世界范围内引起广泛关注的职业女性指挥家,并引导观众浅析她们在音乐行业中脱颖而出的原因。范妮教授还特别提及了历史评论中,来自不同男性指挥家和媒体对女性指挥的质疑,从侧面反映了女性在追求指挥职业时常常面对的现实问题。接着,她介绍了一些优秀的女性作曲家,并分享了自己的成长经历,以展示音乐本身所具备的超越性别的能量和价值。范妮教授从幼年时在家长的要求下学习音乐开始讲起,一直到她决定“说走就走”前往柏林深造,并在作为打击乐演奏家时,重新学习指挥专业的特殊经历。她强调这其中的多次重大决定几乎是在一瞬间做出的。这种内心的音乐觉醒深深打动了在场听众,让他们对女性在职业音乐舞台上的革命性成功表示敬佩,感受到她们超越常人的毅力以及音乐在女性理解下的独特感染力。
范妮教授Women in Music讲座现场
本次圆桌讨论的嘉宾除了范妮教授外,我院指挥学部还特别邀请了香港演艺学院指挥及文化领袖系主任蔡敏德教授、中国音乐学院作曲家谢文辉教授,以及我院声乐与歌剧学部歌剧导演朴昭炫博士。活动由我院指挥学部助理教授(教学)邓卓锐主持,与在场的师生观众密切互动。圆桌讨论中,嘉宾们分享了自己成长中的特殊经历,强调了内心与音乐之间的绝对联系使音乐成为她们生命的驱动力。范妮教授特别提到,在经典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首演60周年之际,她作为首位女性指挥呈现了与男性指挥家不同的性格和形象,她的音乐要求和处理给乐队、舞者和听众带来了全新的艺术体验。活动现场,观众们也提出了一些有趣的问题,例如“嘉宾们在排练和演出中穿着的服装和鞋子”、“个人乐谱阅读习惯”、“每天的日程安排”以及“如何平衡家庭与事业”等。最后,嘉宾们给在场学习指挥的学生们送上了真诚的鼓励和祝福,希望当日所分享的个人经验和音乐理念能够助力学生成长。
从左到右依次为:朴昭炫博士、蔡敏德教授、范妮教授、谢文辉教授
下午的指挥大师班中,范妮教授对我院四位指挥专业研究生女学生张鸿君、严思怡、林芷冰和郑茵分别在舒伯特《未完成交响曲》、普罗科菲耶夫《第五交响曲》、柴可夫斯基《罗密欧与朱丽叶幻想序曲》的音乐诠释中给予了特别的指导。观众能够体会到范妮教授所形容的细致的和声色彩变化、生动的音乐形象和充满戏剧张力的音乐场面。从指导中,折射出了嘉宾个人对音乐独到的理解和视角。巧合的是,本次大师班为学生演奏双钢琴缩谱的四位指挥学部钢琴艺术指导宋洁、徐晓玉、韩茉、陈艺欢老师,也都是女性音乐家。
范妮教授指挥大师班现场
本次Women in Music研讨会的顺利进行,让邀请的嘉宾们感到十分惊喜,大家一致认为这一专题的讨论非常特别,甚至谈论到很多自己也许都从未想过的性别特征在音乐上投射出的不同视角等内容。我院指挥学部希望通过本次研讨会,鼓励音乐行业特别是社会各界更加关注女性音乐家的独特价值,唤起每一个人内心与音乐最初的触动,引领大家追求艺术中永恒的思维与美好。
范妮教授指挥大师班:研一学生张鸿君(左)、范妮教授(右)
(摄影:李一 音乐学院2022级音乐表演专业指挥方向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