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张伯瑜教授赴德参加学术讨论并代表学院音乐学学部与希尔德斯海姆大学世界音乐中心签订合作协议
6月18日至21日,民族音乐学家、我院张伯瑜教授代表学院作为主旨演讲嘉宾参加由德国希尔德斯海姆大学世界音乐中心(The Center for World Music at the University of Hildesheim)举办的“第十四届国际民族音乐学博士工作坊”(Fourteenth International Doctoral Workshop in Ethnomusicology),活动期间,张伯瑜教授代表学院音乐学学部与希尔德斯海姆大学世界音乐中心签订合作协议。

张伯瑜教授(左)代表学院音乐学学部与希尔德斯海姆大学世界音乐中心签订合作协议
本届工作坊有来自德国、法国、英国、澳大利亚、芬兰、挪威、加拿大、爱尔兰、斯洛伐克、葡萄牙、美国和中国等的18位博士研究生参加并就其博士研究课题进行演讲报告。乌克兰利沃夫大学(Lviv University)教授奥尔哈·科罗姆约兹博士(Prof. Dr. Olha Kolomyyets)和我院张伯瑜教授分别做主旨演讲。此外,民族音乐学家、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菲利普·鲍曼博士(Prof. Dr. Philip Bohlman)也参加了本届工作坊。

工作坊现场
我院张伯瑜教授的演讲题目是Musicology / Ethnomusicology in China: Conflicts between East and West and Music and Its Social Contexts。除主旨演讲外,作为本此工作坊的特聘专家,张伯瑜教授还就博士研究生的报告进行了点评,并给出建议。他提出,民族音乐学研究怎样突破民族音乐学家的圈子,把研究成果与社会互动,使研究成果能够对民族音乐学家之外的群体有某种价值,这需引起民族音乐学家们(包括博士研究生们)的注意。

张伯瑜教授在工作坊现场
活动期间,张伯瑜教授代表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音乐学院音乐学部与希尔德斯海姆大学世界音乐中心签订了合作协议。希尔德斯海姆大学世界音乐中心就民族音乐学和多元音乐教育方面在国际上有广泛的影响力,其所举办的“国际民族音乐学博士工作坊”对促进世界各国民族音乐学博士生的交流与合作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此次签订的合作协议内容包括合作宗旨、合作范围、合作方式、执行方式、权力与义务等条款,强调双方师资交流、学生交流、学术交流和学术信息交流等四个方面。此次合作协议的签订,确立了我院音乐学学部与世界音乐中心未来学术交流合作的基本架构,将助力我院音乐学学部在国际化方面进一步发展,尤其对音乐学学部的学术交流、学科理念、国际化视野,以及国际声誉都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张伯瑜教授(二排左一)与工作坊参与者们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