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丝路旋律 与世共鸣”系列活动之一“即兴与多元音乐融合”工作坊成功举行
西来东往,不仅拨开了风沙与驼铃,也拨开了音乐世界互融互通的交流新篇。9月29日下午,“丝路旋律 与世共鸣”系列活动之一“即兴与多元音乐融合”工作坊在我院103阶梯教室如期举行。
在工作坊开始前,世界著名琵琶演奏家吴蛮老师携阿迦汗音乐大师团一行来到音乐学院过渡校区参观,并与我院音乐学学部的教师进行会谈。学部学术带头人张伯瑜教授首先向大家介绍了学院的师资和建院以来的发展情况,并和吴蛮一行深入探讨了双方未来可能的合作方向。吴蛮一行首先对我院的发展成果表示了赞赏和肯定,也向大家介绍了演出团队以及民族音乐在世界音乐舞台的融合。
会谈合影
下午5点,工作坊准时开始。音乐学学部张伯瑜教授为大家介绍了吴蛮老师以及阿迦汗音乐大师团的各位艺术家,并着重阐释了当代世界音乐多元化的特点及其重要性。
工作坊在吴蛮老师的带领下,各位艺术家从“乐”入手,首先为大家展示了乌兹别克斯坦的经典作品《塔什干》。这首极富特性的音乐加之演奏家们的精彩演绎,成功点燃观众们的热情,赢得了阵阵掌声。之后,各位艺术家依次详细介绍了特色乐器以及背后的溯源典故。
张伯瑜教授(左)介绍吴蛮老师(右)以及各位艺术家
嘉瑟·哈吉·尤瑟夫(Jasser Haj Youssef )首先为大家介绍了古中提琴。他介绍到,古今演奏家们通过别致的换弦设计,使这件西方古典乐器能够演绎多种风格的作品,例如小调音乐和地区的传统音乐。
嘉瑟·哈吉·尤瑟夫
紧接着,著名琵琶演奏家吴蛮老师向大家简要分享了琵琶从古至今的演变历史及产生的相应区别。同时,她还介绍了作为中国家喻户晓的传统乐器,琵琶所展示出的属于我国传统音乐流传特性中“口传心授”的特点。
吴蛮老师(中)
而后,来自叙利亚的艺术家费拉斯·查雷斯坦(Feras Charestan)向大家介绍了自己以及卡龙琴(Qanun)。他着重强调了土耳其卡龙琴和叙利亚的卡龙琴之间的差别,也向大家展示了卡龙琴的演奏特性,例如琶音、微分音等等。
费拉斯·查雷斯坦(右)
接下来,巴塞尔·拉朱布(Basel Rajoub)向我们展示了杜克拉管(Duclar)和萨克斯管(Saxophone)两件乐器。他的演奏辅以讲解,观众们更加自然地体会出那浓厚动人的中东音乐色彩以及独特的音乐情感世界。
巴塞尔·拉朱布
来自塔吉特坦斯的演奏家斯洛吉丁·朱拉耶夫(Sirojiddin Juraev)从乐器定弦的角度对比和讲述了他所演奏的都塔尔琴、坦布尔琴、萨托琴(Dutar/Tanbur/Sato)这三种乐器之间的区别。同时,维吾尔族演奏家赛努拜尔·吐尔逊(Sanubar Tursun)也向大家对比了新疆都塔尔琴在定弦上的不同,并从自己家乡的文化语境中为我们讲述了她眼中的都塔尔琴。
洛吉丁·朱拉耶夫
除此之外,赛努拜尔·吐尔逊老师也讲述了自己对新疆都塔尔音乐教育事业的贡献。她通过自己对都塔尔音乐专业的热爱,也激励、发展和培养一众年轻人学习都塔尔乐器,见证了新疆音乐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赛努拜尔·吐尔逊
此外,阿博斯·科西莫夫(Abbos Kosimov )向大家介绍了自己的音乐家庭,有趣的是,家中从未有人学习打击乐而机缘巧合下选择的手鼓,竟如此令他痴迷投入。通过他演奏的手鼓(Frame drums),我们感受出在这件特色乐器中蕴含的丰富力度变化及节奏技巧。
阿博斯·科西莫夫(右)
艺术家们的精彩分享告一段落,现场观众纷纷对艺术家们在演绎过程中的协作与沟通方式表示出了浓厚的兴趣,有观众提出疑问:这般多样乐器的艺术家团队是如何通过合作与交流,最终呈现出如此和谐完美的表演的?
现场观众
对于这个问题,演奏家巴塞尔·拉朱布分享了他的观点。他提出,阿迦汗音乐大师团的各位艺术家都有着非常不同的文化背景,如果完全依托于西方音乐这一种单一文化背景的话,合作将非常困难。而在过去十多年里,各位演奏家们通过不断地尝试与磨合,在彼此所代表的不同文化的交流和包容中找到了平衡。
毫无疑问,这种精妙的平衡是让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艺术家们能够跨越语言和文化等种种差异,最终实现共同创作、奏响和谐乐章的关键所在。正是这种跨文化的交流与合作,完美呼应了本次工作坊主题——“丝路旋律 与世共鸣”。
张伯瑜教授也就特色乐器之间的具体差别与艺术家们展开了进一步的交流和探讨。
张伯瑜教授(中)与艺术家们交流和探讨
最后,艺术家们以一曲悠扬舒缓的《麦西来甫》结束了今天的工作坊活动。艺术家们动情演奏,赛努拜尔·吐尔逊老师引吭高歌,还有观众拿出自己的乐器一同演绎这场欢快的传统新疆歌曲。台下观众早已陶醉其中,曼妙轻音,心情飞扬。
观众拿出乐器一同演绎传统新疆歌曲
音乐作为一种全世界通用的语言,自身具备跨时空与跨文化的特性,阿迦汗音乐大师团的艺术家们都具有多元音乐背景和丰富曲折的音乐旅程,他们通过亲身实践,让我们切实地观摩到了在当今局势下音乐这种“特性”的可行和成果,正如他们所说的:“传统可以成为艺术探索与创造的宝贵指南针,这些灵感来自过去,但并不为过去所限 。”
活动合影
(摄影:陈冀川 2022级本科生;文案:吕佳颖 2024级本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