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民族音乐学充满活力的多样化实践》主题讲座
狄尔泰在回顾哲学发展史时指出:每一个哲学时代都有一个贯穿于其中的概念,18世纪的哲学概念是理性,19世纪是精神,20世纪是生命。如果按照这一思路来解读民族音乐学百年的发展史,那么20世纪应该是“体系与探索”,21世纪则是“应用与实践”。在20世纪90年代和21世纪初,受到应用人类学影响,许多民族音乐学家发现,他们的某些工作因出现了学术领域之外的需求和机会而蓬勃发展起来,被称为 "应用"。应用民族音乐学的研究超越了单纯的文本,而转向解决“纯学术”之外的实际问题,如音乐与疾病、音乐与环境、音乐与政治、音乐与贫困、音乐与冲突、音乐与濒危文化等问题。这一领域的工作使民族音乐学者得以创建理论与实践、评价与组织、哲理和伦理等不同方面的框架,从而有助于理解、实施、指导和发展应用民族音乐学的工作。
在本场讲座中,我们邀请世界著名民族音乐学家Huib Schippers,他将讲述应用民族音乐学充满活力的多样化实践。

讲座主题:应用民族音乐学充满活力的多样化实践
语言:英文
主讲人:Huib Schippers
主持人:张伯瑜教授
时间:2023年11月23日(周四)上午 9:00
地点:音乐学院教学楼102阶梯教室
活动仅向校内师生开放,免票入场,无需登记
讲座概要
在民族音乐学研究中,Huib Schippers认为,以严谨的学术态度和对社会语境的关注,将热情的参与、清晰的视角和自我反思结合起来,追求合作式的与人合作的方式,这才是应用民族音乐学的价值所在。面对学术、社会、伦理、组织和方法论等诸多问题,不是寻求僵化的定义,而是以持续、合作、共事和开放的心态进行探索,与全球社区合作,实现共赢目标,使不同的音乐实践充满活力,生生不息,代代相传。
本场讲座还会介绍应用民族音乐学者的生存技巧。Huib Schippers将从40多年的个人经验(包括一些辉煌的成功和沮丧的失败案例)谈论学术性以外工作的一般原则和策略。包括撰写音乐作品、在唱片业工作、与社区接触、设立教育项目、独立研究、组织音乐节和各类活动等方面所需的具体见解和技能。
演讲者简介
Huib Schippers,世界著名的民族音乐学家、音乐教育家,也是推广和保护音乐遗产的专家。他长期从事音乐表演、社区合作、可持续发展、教育和跨文化培训等方面的工作。他出身于西方古典音乐世家,曾接受过印度西塔琴演奏训练,随后在表演、教育、研究、新闻、唱片贸易、艺术政策、发展和项目管理等领域开展了职业生涯。他曾担任的主要职务包括布里斯班格里菲斯大学昆士兰音乐学院院长和昆士兰音乐学院研究中心主任(2003-2016)。他曾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担任民族音乐学资深教授。现任中央音乐学院特聘教授。他领导的主要项目包括阿姆斯特丹世界音乐学校(1990-1996)、鹿特丹世界音乐与舞蹈中心(2001-2006)、布里斯班昆士兰音乐学院研究中心(2003-2016)和华盛顿特区史密森民俗唱片中心。Schippers致力于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和音乐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创新工作,发表了数十篇(部)有影响力的学术成果,包括与牛津大学出版社合作出版的三本书:《面对音乐:从全球视角塑造音乐教育》(2010);《音乐文化的可持续未来:生态视角》(2016);《音乐、社区和可持续性:制定政策与实践》(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