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歌剧与声乐学部“春潮——刘嵩虎教授学生音乐会暨纪念拉赫马尼诺夫诞辰150周年及逝世80周年音乐会”成功举办
Еще в полях белеет снег
田野里还有皑皑白雪,
А воды уж весной шумят
而水流在春日已经开始喧闹,
Бегут и будят сонный берег
他们奔跑唤醒了沉睡的岸,
Бегут и блещут и гласят.
他们奔跑着,波光粼粼,诉说着什么,
Они гласят во все концы:
他们向四处宣告:
« Весна идет! Весна идет!»
春天来了!春天来了!
如同这首诗中所描述的,我院歌剧与声乐学部“春潮——刘嵩虎教授学生音乐会暨纪念拉赫马尼诺夫诞辰150周年及逝世80周年音乐会”于2024年1月17日在学院364会堂成功举办。本场音乐会由学院创院院长叶小钢教授担任艺术总监,歌剧与声乐学术和学部主任石倚洁教授监制,刘嵩虎教授策划、指导,原方启雄老师担任艺术指导,刘嵩虎教授教学班全体学生出演。本场音乐会曲目量庞大且皆由俄语演唱,为观众带来了一场与众不同的视听盛宴,现场反响热烈。
本场音乐会为纪念拉赫马尼诺夫诞辰150周年及逝世80周年,2024年是中俄文化年,举办本场音乐会旨在促进中俄之间的文化交流,加深双方的艺术合作,观众可以通过本场音乐会,更深刻地感受到俄罗斯音乐情感和艺术表达。

谢尔盖·瓦西里耶维奇·拉赫玛尼诺夫(Sergei Vasilievich Rachmaninoff)是一位俄国作曲家、钢琴家和指挥家,他于1873年生于俄罗斯。拉赫玛尼诺夫是晚期浪漫主义音乐时期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作品以浓厚的个性、深沉的情感和技巧性的表现而著称,他还以其卓越的钢琴演奏技艺而闻名,被认为是20世纪最伟大的钢琴家之一。拉赫玛尼诺夫的艺术歌曲在演唱风格上通常要求歌手表达深情和情感的丰富层次,他的歌曲以浓烈的旋律、深沉的和声和对诗歌意境的深刻理解而著称。在学习和演唱拉赫玛尼诺夫的艺术歌曲时,歌者通常需要展现出对歌词内涵的理解,通过音乐表达出其中蕴含的情感,这些艺术歌曲涵盖了多种主题,包括爱情、自然、童话等,因此本次音乐会演唱的学生们需要在不同歌曲中切换演绎风格,掌握科学的发声技术的同时还需具备深情的表达能力、对旋律的敏感度以及对诗歌意境的理解,才能呈现出这些作品所独有的浪漫主义和感性之美。

拉赫玛尼诺夫
俄罗斯声乐学派在中国声乐发展中的重要性体现在多个方面。首先,该学派注重技巧和表达的结合,为学习者提供了系统而深刻的声乐培训,有助于提高歌唱技能的专业水平。其次,俄罗斯声乐学派强调情感表达和音乐性,培养歌唱者对音乐作品的深刻理解。这有助于中国声乐演员更好地传达音乐作品的情感内涵,提高演绎的艺术深度。此外,通过学习俄罗斯声乐技巧,中国声乐学子能够汲取国际声乐艺术的精髓,促使中国声乐在国际舞台上更具竞争力。这样的跨文化学习有助于打破地域限制,使中国声乐走向世界。
音乐会率先演唱的是研究生二年级的男低音滕浩东,他为大家带来了歌曲“В моей душе..”《在我心中...》和“Пора!”《此刻!》。第一首歌《在我心中...》需要浑厚的沉稳的声音去表达以半音进行体现的细腻的情感变化,在这个作品中有很多的变化音和三连音,需要充足的练习以及对音乐风格的严格把控。大调小调相互转变,考验演唱者的音准和对音乐性的理解把控,作品中出现的叹息动机则需要钢琴与声乐互相配合才能展现出“延而不断”的音乐表达。而第二首歌《此刻!》需要更为戏剧化的、有爆发力的声音。在一些语句中,关键词语的辅音的咬字尤为重要。这个作品的音域跨度很宽,需要扎实的声音技术才能将它的音乐性表现出来。歌曲第一段需要用身体的运动去对应音乐的律动,配合换气口去不断地推进情绪,再用重音去强调关键的语句;第二段在短暂的间奏后需要迅速转变情绪,由激动转变为平静,逐渐再转为恐惧,需要更深的气息去带动声音表现出音乐的神秘感;而第三段则需要快速地将情绪推至最高点,此段有全曲最高的音和最大的音程跨度,充满戏剧性,在高音时声音要更为集中。本首曲目迅速地将观众带入了音乐会的氛围,本场演出就此拉开大幕。

滕浩东 2022级研究生
接下来登台演唱的是研究生二年级的女中音关乐儿,她为大家演唱的是“О, не грусти”《噢,别难过》和“Сон”《梦》。第一首歌曲需要合适的真假声混合比例和声音与位置的高度统一,以及元音上的的咬字也极为考究。第二首歌曲着重的难点在于气息和张嘴咬字,通过正确的咬字和张嘴均衡着气息,使得演唱过程中长音的气息达到充足的状态。美妙的歌声仿佛将观众带入梦境一般,优美的旋律和轻巧的歌声融为一体,深深地打动了每一位观众。

关乐儿 2022级研究生
紧接着,“回答”《Они отвечали》和“这儿真好!”《Здесь хорошо…》是由研究生一年级的女高音于小轩所带来的歌曲。《回答》这首作品通过三段问答的形式表现了作曲家对逃离现实苦难的憧憬以及爱情的渴望。运用三段体的手法描绘了三段音乐,三次的问答得到的是一次比一次更深刻的答案,而音乐也随之不断深入,从和声的变化到整体力度的变化也越来越丰富,戏剧性也越来越强,最后以一种绚烂的尾奏结束。在音乐上,此歌曲的技术难点在于许多弱音出现在f2。对于女高音来说,此音处于换声点位置,需要扎实的基础来稳固声音。《这儿真好!》这首作品描述了优美的风景和心中的梦,讲究音乐和情感的处理,最考验歌者的节奏性来使音乐更加的流动。其次,唱到“这里没有人们”时,要投入更多的感情色彩为高潮做铺垫。音乐随着诗歌的推进缓缓展开引入全曲高潮。高潮部分的b2对歌者而言,用高弱来演唱是具有挑战性的,这样的表达使音乐更能抓住听众的情绪。这首作品需要娴熟的技术来把控,体现了拉赫马尼诺夫对于歌唱性以及旋律性在作曲技法上独有的一种描绘。

于小轩 2023级研究生
随后,研究生一年级男中音学生杨浩然带来了“О, нет, молю,не уходи”《啊!不,请求你,不要离去》和“B молчаньи ночи тайной”《神秘长夜的寂静中》。第一首歌曲的技术难点在于对于气息的把控和元音的咬字,需要在快速的节奏中,既保持元音的连贯又能突出俄语的语音特点。整首歌的音域较宽,由b到f2。钢琴伴奏从前面的平缓到后面的急促,歌词富有情感,音乐的走向与诗词情感表达走向一致,一点一点将音乐推向最高潮。第二首歌曲对气息有更高的要求,可用“神秘”二字概括整首歌曲。舒缓的钢琴前奏为音乐中的“神秘”铺垫,而人声部分的第一个长音如同划过夜空中的一段悠扬的旋律。歌曲的伴奏和诗词是交织在一起的,时而共同进行,时而互相填补,整曲连贯,情绪在里面就显得十分重要。音高逐渐推进,最高音犹如彗星划破夜空,随后又渐渐慢下来,用一个长达6小节的乐句结束全曲,这对演唱者的气息有着极高的要求。这首歌的钢琴伴奏不仅烘托意境和气氛,更与声乐部分形成一个完美的整体。

杨浩然 2023级研究生
接下来,研究生一年级的女高音彭子仪演唱了“Hе пой, красавица, при мне”《别唱吧,美人》和“Полюбила я на печаль свою…”《我迷恋上了哀与愁》。曲目《我迷恋上了哀与愁》只有短短两分钟,讲述了⼀位⼠兵妻⼦表达对丈夫的思念以及内⼼孤独的故事。整⾸曲⼦仅在⼀个⼋度的⾳域内完成,最⾼⾳是g2,但情绪表达中的悲伤浓度⾮常之⾼。作品难点在于“⼥⾼⾳如何不通过⾼⾳去表达情绪”,将中声区唱响。《别唱吧,美⼈》是⼤家相对⽿熟能详的艺术歌曲,歌词由著名诗⼈普希⾦创作,饱含了诗⼈对格鲁吉亚深刻的怀念和向往。

彭子仪 2023级研究生
由研究生二年级男高音张庆隆演唱的“островок”《小岛》和“сумерки”《暮》与前面几首曲目感情色彩不同。《小岛》是作者珀西·比希·雪莱于1998年在科罗拉多州所作,描绘的是远处海上有一座安静小岛的祥和画面,是作者理想中的状态。“在演唱这首歌的时候,我的脑海一直在浮现那座小岛的容貌,仿佛它就在我眼前。”演唱者张庆隆谈到。从声乐技术上来说,这首歌的难度在于语言的连贯性以及诗歌的韵律、语感上的把握;从音乐上来说,这首歌的伴奏织体为单音和柱式和弦交替进行,形成了近似于白描般的钢琴伴奏,极大地突出了声乐的线条以及俄语语音语言的特性;从诗歌与音乐的关系来看,诗词情绪较为强烈的部分与紧密的伴奏织体相互辉映,而较为淡然的部分与松散的单音、音程伴奏织体完美契合,体现了拉赫马尼诺夫的严谨作曲态度。
第二首歌《暮》的作者M.Guyot通过描写坐在窗前眺望暮色的女孩来表达极其复杂的思想感情。从音乐上来说,这首歌的速度、力度变化多端,它的伴奏织体以右手音程搭配左手单音、三连音搭配单音为主,前半部分相对柔美,后半部分流动性较强;从声乐技术上来说,语言的连贯性及歌词的韵味、语感是难点。同时,全曲最高音♯g2需要半声(弱声)演唱,这是拉赫马尼诺夫作品的一大特点,对于歌者的演唱技术要求较高。

张庆隆 2022级研究生
研究生二年级的女高音张一凡所演唱的歌曲是“Дитя! как цветок,ты прекрасна”《宝贝,你优美犹如鲜花》以及“Крысолов” 《捕鼠人》。第一首歌曲在演唱时需要非常的连贯,并且要在连贯的同时做出八九拍的韵律,对语言重音及旋律节拍的把握要求很高。第二首作品变化音较多,音型复杂,对于钢琴和声乐来说都是很大的挑战。《捕鼠人》旋律欢快、活泼,在唱完抒情作品需马上转变情绪,完全投入在新的作品中。在演唱这首作品时需要十分地轻巧,但又不失去气息的支撑,还要通过音乐表达出歌词的意思。这首歌的调性处于接近于有调性边缘的一首作品,调性感是非常模糊的,这首歌选自作品38,是拉赫马尼诺夫创作的最后一套声乐套曲,也是他对于调性大胆的尝试,大大增加了演唱的难度。

张一凡 2022级研究生
研究生二年级的女高音王暄迪演唱的“Сирень”《丁香花》和“Вокализ”《练声曲》。《丁香花》为整体性较强的作品,作品处理时稍微一不注意便会导致音乐乐感的缺失,因此需要演唱者用身体、用气息去感悟、理解歌词,例如在拖长音的时候既要稳住,又要给足音量,形成强弱快慢的对比。《练声曲》是拉赫马尼洛夫最脍炙人口的作品之一,同时也是声乐技巧的试金石。练声曲最大的难点是全曲曲式为AABB,乐句线条极长,音区跨度大,加上配合严谨的乐句划分,同时在最后以High♯c作为结束音来达到全曲的最高潮,更是对于演唱者耐力的考验。

王暄迪 2022级研究生
研究生二年级的女高音谢敏芬带来的歌曲“Ночь печальна”《夜是悲哀的》和“Ветер перелетный”《和昼夜交替,风吹过她走过的路》,将观众带到了另一层意境中。这两首歌曲均与“夜”的主题相关,在音乐上有和声层次丰富且不断变化的特点,伴奏织体多以三连音、五连音等音型构成,与声乐线条中的平稳节奏形成了犬牙交错般的对比,同时作曲家故意将钢琴伴奏中的律动模糊掉,进而人声的“孤独性”和“连贯性”契合诗歌中所表达的“异世界”属性与“夜”的魅力。歌者丰富的情感表达令观众感同身受,忧伤的音符点缀着这夜晚,将听者带入悲爱交织的情感世界。

谢敏芬 2022级研究生
研究生一年级的男高音张泽斌给观众带来了“Я опять одинок”《我如今又孤独》和“Как мне больно”《痛苦不堪》。第一首歌曲如同曲目名一样,在演唱时展现悲伤沉重的情感,例如第一句“Как мне больно,Как хочется жить”(我多么痛苦啊,我多么想活下去!),到“нет не в силах я сердце убить”(但是我无法放弃我的心情),用a2将气氛烘托向高潮。演唱时,歌者需要通过音乐表达出内心深处的痛苦和悲伤,学习的难点除了发声技术外,更重要的是精确到每个词的意思和发音,唱出情绪和引发观众共鸣往往才是成功歌者必备的。这首作品风格独特,拉赫玛尼诺夫的音乐常常充满激情和浓厚的俄罗斯民族特色,他的作品通常具有宏伟的音响效果和复杂的结构,在这首作品中也有所体现。结尾处的钢琴伴奏设计巧妙,在声乐唱完后,以钢琴为主声乐为辅,把歌词“我感到无尽的遗憾”中的情绪烘托到底。
第二首歌曲《痛苦不堪》以其戏剧性和戏剧张力为特色,通过音乐元素的独特运用,表达了深刻的情感。高音♭b2需要演唱者需要运用声音,将“u”母音往“o”母音上唱,处理好这些技术难点,以传达出曲子中所蕴含的情感,而不是仅仅唱出了高音却缺少情绪表达。歌者需要关注歌词中的主题,如孤独和绝望,以及音乐中是如何通过旋律、和声和节奏来强调这些情感来进一步加深对歌曲的理解。

张泽斌 2023级研究生
最后,研究生一年级的于小轩再度登台为观众们带来“Весенние Воды”《春潮》,将音乐会推向最高潮。这首歌紧扣着音乐会的主题,全曲处处洋溢着春的气息,充满着春潮涌动、无与伦比的活力与力量,乐观、开朗、生气勃勃、热情澎湃,一扫拉赫玛尼诺夫的作品中常有的忧伤情绪。
《春潮》(Op.14 No.11)创作于1896年,时值十九世纪末十月革命爆发前期,曙光将至。面对黎明前的黑暗,拉赫玛尼诺夫呼唤着胜利春天的到来,他创作了《春潮》一曲以鼓舞革命士气。这是拉赫玛尼诺夫最明朗、最乐观的一首歌,从一开始就通过音响造型的手法,在钢琴上把春潮冲腾、喧响的形象有声有色地表现出来。滚滚翻卷的音流衬托着奔放有力的歌声,咏唱了春潮不可遏止的活力。这是拉赫玛尼诺夫最受欢迎的艺术歌曲之一。拉赫玛尼诺夫是一位旋律大师,他的作品表情性特别尖锐,抒情意识细腻而深邃,旋律气息宽广;音乐旋律优美悠长,时而流露出一丝淡淡的忧伤,时而充满勃勃生机。《春潮》不仅体现了作曲家深深的民族情结,而且展现了最诚挚的热情和高超的作曲技巧。同时,作曲家的音乐与诗的气质相当契合,无论是声乐旋律还是钢琴伴奏声部都充满生机。

《春潮》演出现场
春潮涌动,雪尽冰融。
梅花吐蕊,百花争艳。
万紫千红,满园春色。
“春潮——刘嵩虎教授学生音乐会暨纪念拉赫马尼诺夫诞辰150周年及逝世80周年音乐会”为观众呈现了一场宏大的视听盛宴。这场音乐会不仅是对拉赫马尼诺夫的纪念,也是中俄之间的音乐文化交流,观众在音乐会中能够深刻感受到俄罗斯的音乐情感和艺术表达,展现了文化交流的深度和广度。拉赫马尼诺夫的艺术歌曲作为本场音乐会的亮点,学生们在准备曲目时也克服了许多难点,如俄语艺术歌曲歌唱中的咬字特点、音乐风格的掌握、演唱技术的相关调整等。本场音乐会展现了学生们在一年的学习中取得的成果,整场音乐会如同主题“春潮”一般,涌动着丰富的情感和艺术的浪潮,充满诗情画意。学生们对拉赫马尼诺夫艺术歌曲的卓越演绎无疑为观众留下了深刻而难忘的音乐体验。

音乐会合影
(文案:彭子仪、于小轩、杨浩然、张泽斌 音乐学院2023级研究生;谢敏芬、滕浩东、王暄迪、关乐儿、张庆隆、张一凡 音乐学院2022级研究生)